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9:55:31
然而,支撑清洁煤设想的两种观念都受到了中美两国工商界、科学家和政府官员们的严肃对待。
地方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完成40194万吨,同比增加9722万吨,增长31.9%。三、市场及价格情况今年前9个月,我区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平稳
中低热质动力煤上涨50-80元/吨,售价达到260-350元/吨,块煤420元/吨左右。受此影响,截至目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与9月初相比,鄂尔多斯地区的优质动力煤价格最高涨幅达到了100元/吨,平均上涨80元/吨,售价达到380-430元/吨,块煤为560元/吨。9月下旬鄂尔多斯地区开始限产,限产的前几天煤价没有上涨,但秦皇岛港口的煤炭价格已开始上涨,分析其中的原因,恐慌情绪和炒作的成份较大。9月下旬以来,由于媒体连续报道京藏公路大堵车,对此内蒙古采取了一系列缓减堵车的措施,包括煤炭限产。东部地区褐煤价格涨幅较小,呼伦贝尔地区煤价没有上涨,霍林河和锡盟的市场煤价上涨约10-20元/吨,赤峰地区煤价涨幅较大,根据煤质不同市场价上涨20-90元/吨。
据内蒙古煤炭行业管理处23日发布的全区煤炭产运销情况显示,今年前9个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平稳。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所签订的合同内电煤价格均未上涨要求煤炭生产企业提前进行检修,以便在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有充足的产能释放,调整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协议中价格的约束几乎成为一纸空文,双方都有违约。在四川,当年由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会也曾宣布暂时取消,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不得不赤膊上阵。来自省经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全省不少电厂已经在开始吃库存,预计接下来全省煤炭库存的日消耗量将达到2万吨左右,这个速度超过了去年的水平。随着西北煤进川和外调电进川的通道越来越畅通,今冬明春保电形势较为乐观,但上月各大媒体出现的一条今年北半球将出现极端寒冷天气的消息,又给这样的乐观增加了不少变数。
煤炭数量够不够?囤煤惜售,可能打破现有平衡外调煤和自产煤的总和到底能不能确保即将到来的用电高峰的需要?各方都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但目前也许并不是一个和平达成协议的好时机。
2011年度的全省煤炭订货会开不开还不确定,川煤集团与发电企业约会还是如期举行了。华电四川公司负责人表示,曾经在大蒜、苹果等领域翻云覆雨的游资,很可能已经进入了煤炭领域,他得到的消息是 近段时间前来买煤的中间商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开出了比市场价要高的价格。煤电之争硝烟再起,在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体制下,双方面对面的谈判能有多大的收获?各方充满期待。川煤集团营销部负责人回忆,原本应该在2008年底签订的2009年的协议,一直拖到2009年11月才算正式签订。
2002年以后,煤价放开,电煤双方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谈判。对于炒煤的说法,煤炭企业并不愿多谈。现在双方都不让步,休会、继续,又休会,又继续,电煤双方在这样的节奏中终于艰难地完成了第一次。另一方面,今年全省电厂煤炭库存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超去年同期30%,煤电双方都有底气。
华电四川公司燃料公司负责人对在煤炭争夺中的竞争力缺乏信心,就发电企业而言,煤占到了整个成本的70%以上,根本不敢与附加值高很多的工业企业抢煤,更不用说游资了。但在每年年底举行全国煤炭订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仍会对价格提出建议,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建议或许直接变为裁断。
煤炭价格高不高?市场煤计划电导致答案或无解煤炭价格到底高不高?在2002年以前,这个问题对于电煤双方都无关要紧,彼时,电煤的供应价和供应数量都是由国家统一确定。这样的要求常常让政府很为难。
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在现有体制之下让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该负责人建议,随着政府从煤电对弈中的逐渐退出,电煤双方应该也寻求一个新的纽带,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是实行煤电一体化,即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进行涉及到股权的深层次合作,利益的捆绑可以让供需双方以最直接、最经济的方式达成协议。2008底,2009年全国煤炭订货会在福州召开,5大电力集团与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因煤价分歧太大,再次不欢而散。比如,要求火电企业丰存枯用,丰水期存煤在枯水期用,以调整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政府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保证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即使带着镣铐也要继续把舞跳下去。
达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老板坦言,与电厂合作相比,的确更愿意与经销商合作,不但程序简单,还能省去不少费用。今年11月22日,省内最大的煤炭企业川煤集团主动约包括国电、华电在内的6家大型发电企业在成都商谈明年的电煤供应协议。
去年的协议争吵了近一年才签订。省经信委负责人称,总体来讲,政府对电煤的介入会越来越少,只有市场主体突破了合理市场调节的限度,我们才可能出手。
煤炭企业在枯水期囤煤惜售,政府应该予以打击,保障供应。业内人士分析,这并非一个万全之策,但在电价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之前,无疑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折中方法。
焦点不出意料地集中在价格上,川煤理直气壮地提出涨价,理由是按照市场办事。华电四川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与川煤集团就一个180万吨规模的煤矿进行股权合作的谈判,这或将打开解决煤电困局的一扇窗。从煤炭供给看,一方面,全省1200多个煤矿中,超过800家在进行资源整合,产能大减。发电企业结成价格联盟坚决不接受涨价,理由是由于电价的非市场化,不断高涨的煤价让电厂产生巨额亏损。
如果市场上缺一吨煤,那肯定缺的就是电煤。市场的问题应该交给市场解决,但市场煤、计划电共存的模式,使政府一时间很难彻底从它们两者之间抽身。
事实上,失衡的迹象已经有所显现。但川煤集团旗下的华蓥山广能公司否认了这种竞争,其销售部门负责人介绍,该矿电煤的比例一般保持在80%左右,今年事实上已经超过了这个数。
发电企业在丰水期压价,枯水期煤炭涨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煤电之争硝烟再起,在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体制下,双方面对面的谈判能有多大的收获?各方充满期待。开了一个头,并不表示接下来的路会好走。
我们的人已经搬到煤矿去住了,国电四川公司负责人说,往年用煤紧张时采用的贴身盯防战术今年没有消失,与总体产量减少相比,他们其实更担心在煤炭涨价的预期之下,煤炭企业纷纷囤煤惜售,这将打破现有的平衡。对于仍在不断攀升的价格,双方几乎都不抱达成共识的希望。政府应该怎样管?用市场法则解决非市场难题在近期的一个会议中,华电四川公司负责人公开呼吁,政府应该打击囤煤惜售,确保电煤供应。还有一部分电煤流向了省外,煤炭企业对此并不否认,但坚称这并不是煤炭企业主动为之,每年丰水期,电厂对电煤的需求锐减,常借此机会压价,这部分煤就被电厂自己挤到了价格相对稳定的省外。
11月22日,四川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川煤集团主动约国电、华电在内的6家大型发电企业在成都商谈明年的电煤供应协议。省经信委负责人坦言,以前一刀切很容易,完全放手也很容易,如今在半是市场、半是计划的空间中寻求平衡点,难度不小。
离开了政府,双方似乎并不适应。业内人士分析,电价市场化改革滞后带来的市场煤、计划电的格局,让煤电双方关于价格的谈判几乎没有取得共识的可能
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华电四川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与川煤集团就一个180万吨规模的煤矿进行股权合作的谈判,这或将打开解决煤电困局的一扇窗。
发表评论
留言: